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3年06月11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艺海长廊 >

唯有春风最相惜

2016-12-28 03:35  来源:《法制与廉政》杂志

《望春风》作者:格非,出版:译林出版社

         ──读格非近作《望春风》有感

        中国当代的作家,特别是像格非那一代生于1950至1960年代的作家,大多对于「返乡」这个主题情有独锺。这或多或少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出生在尚未城市化的中国,长大后去初兴的城市读书、工作并生活,见证都市的扩张以及都市生活的迷蒙陆离,亦见证旧日乡野生活的日渐凋敝。因此,他们不厌其烦地在文学创作中回忆童年与少年,向往树影麦浪的乡间情境,既感怀于乡土文明的失落,也是作者本人在抵达中年之后,对于逝去青春自然而然生出的怀恋与不舍。

      「江南三部曲」最后一部《春尽江南》面世已有五年,格非又一描摹故乡景象的《望春风》今年七月由译林出版社推出。有人称这部二十三万字的长篇小说是一场「奥德赛式的返乡之旅」,我却并不赞同。荷马史诗《奥德赛》讲述希腊神话英雄奥德修斯于特洛伊一战后,经海路返乡,却意外激怒海神,被迫水上漂流十年,终于回到故乡,击退敌人,与妻儿团聚。

        可以说,奥德赛的回乡旅程充满了奋进、高昂以及胜利的意味,而格非在《望春风》中为主人公「我」(赵伯渝)铺排的离乡再返乡的旅程,则充满了无奈甚至寥落的情绪。

       全书共分四章,每章又分若干小节,大多以书中人物命名。小说篇幅并不长,却以群像式笔法写出江南儒里赵村男女老少数十人物的喜忧爱恨,彼此关联,互为参照。有些寥寥数笔,有些却颇费笔墨,一颦一笑十足生动。这看似是一村或一城的往事,也在某种程度上映照出一国之变迁。在我看来,这数十小节在内容上约略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热闹,人来人往;后半部分寥落,人去人散。作者在前半部分留下的伏笔与暗示,在后半部分一一拆解,这不禁让人想到《红楼梦》。前八十回积攒的满园热闹与繁华,在后四十回消逝凋零。而曹雪芹在百多年前用过的这个巨大而意味深长的反讽,被格非借用在新书中,像极一场难以言说的喟叹。

       群像式写法是亮点,却也成为小说叙述的牵绊。《望春风》体量与篇幅均不庞大,这注定了书中相当一部分人物性情难以得到淋漓呈现。读罢此书后,除去主角和若干配角(例如泼辣风骚的妓女王曼卿,受辱后服毒自尽于蕉雨山房的琴师赵孟舒,以及改革开放后骤富起来的乡镇企业家赵礼平等),我们似再难找到鲜活饱满、予读者深刻印象的角色。人物如走马灯般来了又去,有些并未起到推进剧情或丰富情节的作用,略显遗憾。

       格非曾在一次访问中,提及自己此前的写作有时显得做作,而今次《望春风》中,他想采用更为平实自然的语言。格非所谓的「做作」并非矫情,而是他用词与造句一向有浓郁的学院气质,不想也不愿做出更为「接地气」的尝试。而在新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文中词句都更显平实,不再沿用早期作品中神秘甚至凌厉的笔法,转以厚实平静的语调,若乡野说书人一样,娓娓道来一段发生在远方的传奇。全书看下来,我们找不到情绪上过度的起伏跌宕,即便在叙述生死离别时,作者用笔也是冷静且抽离的。可以说,作者与书中的「我」在身份上有相当的重迭:二人都是旁观者,「我」身处城中,游走在不同人家的曲折故事之间,而作者本人更抽离些,在另外的时空中,望着一城人往来出入。
       
       若说格非在《望春风》中还有什么颇见新意之举,则不得不提到本书结局。《望春风》将「江南三部曲」中的绝望意味消解大半,为读者也为自己留下一个开敞的、蕴藏生机与希望的尾声。如果说《春尽江南》写的是人事皆「尽」的哀伤,那么《望春风》则着眼于一个「望」字,诚如作者所言,包含他「弥合创伤」的种种努力。经历种种苦难磨折后,书中的「我」与春琴终于相依相伴,在宛若世外桃源的便通庵,过上勤耕雨读的朴素日子。兜兜转转,回到原点。
     
     「我朝东边望了望。我朝南边望了望。我朝西边望了望。我朝北边望了望。只有春风在那里吹着。」全书最末这寥寥数句,坦然且开阔,亦呈现出东方哲思中最难以言说的轮回与更迭命题。优雅的格非仍在,只是更温和了,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在如今的时代,作家们愈见温和的书写,究竟是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文:李梦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