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3年06月11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警界清风 >

社会各界点赞公安机关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成效

2021-03-07 13:01  来源:《法制与廉政》杂志
“你们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强屏障”
社会各界点赞公安机关保护生态环境工作成效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全国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公安部党委统一部署下,向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亮剑,建立生态保护长效警务机制,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守护祖国绿水青山。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年来,公安机关不懈努力,有效遏制了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有力保护了生态环境资源,让碧水蓝天越来越多,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今年两会,本报融媒体记者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中,他们对公安机关保护生态环境工作的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打击犯罪——

  “破坏生态环境案件数明显减少”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面对破坏人与自然间和谐关系的犯罪行为,公安机关绝不手软!

  “即使是在大雪封山的时节,我们也能看到民警在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区、草场进行巡逻排查。”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东萨拉嘎查党支部书记吴云波亲眼见证了公安民警为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付出的艰辛,“破坏生态环境案件数明显减少了”。

  谈起公安机关打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案件,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白龙街道五贤社区工作人员李高石表示,自己非常关注这类案件侦办的进展,每次听到的都是公安机关胜利的好消息。

  吉林省梅河口市三达水务有限公司生产主管周平理告诉记者,他的企业曾是环境污染犯罪的受害者,多亏了公安机关才及时止损。

  浙江省安吉县灵峰街道灵峰村党支部委员陈治元告诉记者,浒溪公园和河床内常有人驾驶越野车,造成游客步道路面、绿化带、河堤等自然资源保护设施不同程度损毁。接到报警后,安吉县公安局灵峰派出所民警迅速出击,很快就抓获了越野车驾驶人。“公安机关保护生态环境下的是真功夫!”陈治元说。

  长效保护——

  有效遏制乱象,得到人民群众肯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020年6月底,公安部、农业农村部部署开展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安徽省公安厅积极行动,形成打击机制,禁捕工作取得了成效。”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周世虹对安徽公安保护生态环境的机制和作为表示肯定。

  谈到水资源生态保护,江西省余干县“江豚巡护队”队员袁文斌的感触颇深。

  “因为长期滥捕滥捞,鄱阳湖鱼类数量急剧减少,渔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少。2020年年初,国家对鄱阳湖实行‘十年禁捕’,民警多次到渔民家开展宣传。”

  在民警的感召下,袁文斌主动加入了“江豚巡护队”,完成了从捕鱼人到护鱼人的转变,为鄱阳湖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贡献着力量。

  海西中德食品百货物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涛同样对青海公安保护祁连山南麓良好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予以肯定。

  2019年,公安部组建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各地公安也相继成立打击生态环境犯罪的警种部门。对此,山西省太原市金胜镇西峪村基层干部张继根看到了积极变化。

  “过去我们这里倾倒垃圾废物问题非常严重,村民苦不堪言。公安机关成立专业警种后,及时制止了污染环境犯罪行为。”张继根的话语里透着欣喜。

  警民携手——

  形成强大保护合力,共建良好生态


  采访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刘传表示,南宁公安交管部门启动专项行动,向运输渣土的“泥头车”超载、遗洒所带来的扬尘污染宣战,取得了良好的治污效果。

  公安机关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共建良好生态,取得了1+1>2的保护合力。在天津,这种合力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效能。

  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固废与危化品支队支队长郭承涛表示,天津公安机关与环保部门是亲密无间、紧密协作的工作伙伴。

  拉鲁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旺久表示,平时,公安民警在湿地外围进行巡逻维护,在他们的积极帮助下,拉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家住滇池旁的云南省姚安县光禄镇海埂村村民董其燕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0余年。痛心于滇池遭污染的她,常跟着水上派出所的民警在村子里宣传“十年禁渔”的重要性。

  “在民警一丝不苟的巡逻宣传下,大家保护滇池的意识越来越强了。”董其燕说。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