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03月16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时政时评 >

旅游商品被指千篇一律性价比低 何时能转变粗糙形象?

2018-06-08 08: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斌
 旅游商品系列谈

  旅游商品何时才能转变粗糙的形象


  谈到境内的旅游商品时,经常听到的负面评价是:做工粗糙,千篇一律,性价比不高。对境外旅游商品的评价则正好相反。对于境内旅游商品做工粗糙再细问下来,主要的评价是:包装粗糙、商品本身粗糙。对境外旅游商品细问下来,主要的评价是:包装物精美、商品本身精美。

  对比境内巨大的出口贸易数量,出口的商品质量应该是很有保证的,况且,很多世界名牌都在中国加工。再深入调查时发现,旅游者所说的境内旅游商品只是其在境内旅游时购买的其中的一小部分商品。这些商品主要集中在旅游工艺品、纪念品、传统土特产品。旅游者所说的境外旅游商品则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化妆品、服装、鞋帽、箱包等。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旅游者购买的境外旅游商品很多标注着中国制造。

  造成旅游者对境内旅游商品做工粗糙认知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对旅游商品的宣传出现偏差。对境内旅游商品的宣传主要集中在文化旅游商品和传统农副产品。对境外旅游商品的宣传主要集中在品牌的电子产品、化妆品、服装、鞋帽、箱包等。现代旅游包括观光、休闲,还包括研学、求医、商务、公务等。加之越来越高的复游率,越来越多的网络销售,人们旅游中购买文化旅游商品和传统农副产品的数量在下降,对新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果出现了以市场份额很小的商品与市场份额很大的商品进行数字对比;以品牌知名度低的商品与品牌知名度高的商品进行对比;以现代创新的商品与传统的商品进行对比。这种宣传的结果是未战先败!

  二是多数文化旅游商品的生活创意不足,设计粗糙。很多文化旅游商品的设计看似不错,但创意不足,与生活脱节。有些文化旅游商品即使有一点创意,但往往因为设计时间被大大压缩,匆忙设计制造出来的实物让人感觉笨重、不方便、不舒服。

  三是一些文化旅游商品片面追求低成本。为了压低文化旅游商品的成本,省略一些工艺,使用材质欠佳的原料,采用粗糙的设备等已成为行业惯例。尤其在一些模具方面,国内很多模具的精细度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模具上很多缺陷造成了生产出来的产品很粗糙。在甘肃省博物馆,负责旅游商品开发的企业为了使小玩偶能够精美,不惜花很大代价在日本制作模具,生产出近乎完美的玩偶让旅游者爱不释手,销售火爆。

  四是文化旅游商品销售的环境不符合消费者的习惯。文化旅游商品的经营者最喜欢在景区里面的购物店进行销售。但旅游者最厌恶这类购物店。价格高、质量差、退货难等早已成为景区购物店的代名词。

  旅游购物店的环境布置容易走入两个极端。一种是陈列粗糙的杂货铺或地摊式,无论是丝巾、帽子,还是工艺摆件、挂件;无论是有文化符号的食品、烟酒,还是传统布鞋、鞋垫等都摆在一起,既没有品位,每类商品的选择度也低。另一种是陈列高大上,脱离市场的展示厅式,每件商品的观赏度很高,但缺乏商业气息,还给人以高价感,不易让大众旅游者产生购买欲望。

  由于对旅游商品的误解,对文化旅游商品急功近利,对旅游商品创意重要性认识的不足,过度追求设计的速度,片面追求成本的低廉,忽略旅游商品市场的规律等原因,使得境内的文化旅游商品至今未能摆脱粗糙的印象。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理念,作为一个加工出口的大国,生产出高品质的旅游商品根本不是什么难事。按照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制造、销售规律,发挥各自的优势,按照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商品发展趋势去发展;不自欺欺人,不弄虚作假,不空喊口号,不怨天尤人,不投机取巧;加上诚信为本,不断创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地努力,扭转旅游商品粗糙印象的日子并不遥远。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