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安装在建筑外墙或房顶的发电玻璃,用光伏板铺成的光伏路面,薄如纸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些在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亮相的能源“黑科技”,令人耳目一新。
“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在当今世界,解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目标。
走一条煤炭“减优绿”之路
“我国的能源结构与供需关系决定了未来2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说。如何把煤炭这一“黑色”资源变“绿色”,是我国能源低碳发展绕不过的课题。通过近5年来的探索,山西走出了一条煤炭“减优绿”之路。
走进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科学家们正在不停尝试着向煤中加入各种催化剂,转化成各种高端化学材料。一块普通的煤炭也会“七十二变”,得到与人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环保材料。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内的煤转化实验室
“比如来源于石油化工的汽油柴油、水管等模具、用于汽车行业的塑料,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据煤化所研究员李俊汾介绍,山西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以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研发的煤气化、煤制油、甲醇制汽油和化学品等技术已实现工业化或正在准备工业化。“能源革命就是要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低碳、绿色和可持续的能源利用,这些技术都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也是保障我国能源供给不被卡脖子的核心技术。”
在潞安,经过60米高的熔炉煅烧、数百公里长的管道“桑拿”,劣质煤变为5条高科技产业链、270个型号的精细化学品;在同煤,操作人员在调度中心轻点鼠标,智能综采设备源源不断地把“乌金”运到地面;在山西焦煤,首个国家级炼焦煤价格指数——中价·新华山西焦煤价格指数,正引导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供需双赢……
截至目前,山西全省累计退出产能8841万吨,煤矿数量首次降到千座以内;原煤产量连续两年退居全国第二;建成了23座国家级绿色矿山,10座煤矿开展矸石返井、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省级试点,山西煤矿正在向绿色智能开采迈进。
做一名“夸父”追寻清洁能源
能源低碳发展,不只是在“煤”上做文章。近5年来,我国能源行业以绿色低碳为方向,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和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能源利用,坚持绿色发展,山西正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
具有无污染、无噪声、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的光伏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光伏电池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输出产生电力。在山西晋中,全国首家实现异质结产品量产的光伏组件生产线已运行两年,一种全新的超高效太阳能组件正在尝试量产。
“我们研发的最新一代光伏电池板双面都可以发电,而且工序更简单,烧制更低温,能耗更低。”山西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晋能集团”)的研发工程师张娟说,这些代表着全球最先进技术的太阳能组件完成组装后,将发往国内多个省份,更多的将运送到日本、韩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全球十多个国家。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