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03月16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热点追踪 >

约束权力才能避免人情消费泛滥

2013-06-16 16:17  来源:

“郑州一娱乐场所大屏幕上打出字幕:‘中海化控股集团张总、王总热烈欢迎项城市田局长来郑州做客,祝田局长身体健康,全家幸福!’”——网友的一条微博爆料,很快就被查实。

微博所称的“田局长”为项城市工商局副局长田洪志,相关部门随即对其作出免职和行政记大过处分。处罚依据是《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八项禁令》,其中规定,“严禁接受、索要各类市场主体和案件当事人的钱物、吃请和其他消费活动”。

新闻中的一个细节值得玩味:周口市工商局纪检监察室一位主任告诉记者,田洪志是去郑州办私事。这一解释,或许是想说明田洪志的作为并非职务行为。可是,官员,尤其是工商局官员与企业之间的这种人情交往,在多大程度上与官位无关?很多时候,是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因公还是因私并不重要,甚至是田局长还是王局长也不重要,要紧的是工商局副局长的职位,及其手中掌握的权力。

不知道在公款接待中,有多少这样的因“私”接待——可能田洪志真的是逃不过“人情”才被迫消费,能够确定的是,官员接受吃请、红包、乃至贿赂,往往都是权力惹的祸。一些打着“人情消费”幌子的所谓“礼尚往来”,不过是变相的权钱交易、行贿受贿。

云南省昭通市一贫困县干部葬父,收到礼金数十万元;湖南某干部为儿子办婚宴,“20辆警车助阵,百万礼金入囊”;南京一房企礼单曝光,多名官员礼金被网“晒”……凡此种种,哪一个不是打着“人情”的招牌,明里暗里与权钱勾结相关联?

表面上看,诸如企业在娱乐场所喜迎工商局长,官员孩子婚宴随“份子钱”之类,是人之常情,是推不掉的“人情消费”,可其后的别有用心和不良影响,却不言而喻,显而易见。别人为什么想方设法接近你、款待你、送礼金甚至收买你,看中的其实是你手中的权力。正是出于“人情”的清醒认知,中纪委才会要求纪检监察干部清退各种会员卡,从自我做起,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和会员卡一样,许许多多的“人情”和“人情消费”,实际已经异化为权力腐败。送礼者另有所求,收礼者心知肚明,一笔笔的钱权交易,就这样在心照不宣中悄然完成。

确实,有些官员可能不想腐败,却抵不住“人情”一而再再而三的拉拢;许多的受贿,也并非赤裸裸的金钱收买,常常以“合情合理”的方式进行,年节的礼品、红白喜事的“份子钱”、各种会员卡……在逃不脱的“人情”利诱下,一些权力的掌握者就一步步走向堕落。

当“人情消费”肆意泛滥,当“有人好办事”成为一种观念,人们对权力的崇拜就会随之强化,各种社会规范就会被人情潜规则所替代,本应服务于公共利益的权力,就会逐渐“私有化”,成为谋私利的工具。此时,原本的“清廉者”要想融入某个利益圈,首先得同流合污;人情、圈子的作用越大,越会给“不妥协者”以压力,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建立各种圈子,打造各种关系,被浓厚的人情所左右?因为人们相信,权力无所不能,只要跟权力搭上关系,一切事情都将迎刃而解。人们痛恨权力滥用,却又在权力缺少控制的现实下,希冀得到权力的庇护。于是,有些人争先恐后找人情,无奈而又不可避免地进行人情消费。

关系和人情社会的潜规则,对应着权力缺少边界、不受限制。因而,要想控制人情消费的泛滥,首先要约束权力。对于官员而言,权力不再无所不能,也就挣脱了另有所图的人情,避免了诱惑的陷阱;对于民众而言,法治和制度说了算,也就不必四处送礼拉关系,被各类潜规则所左右。

(责任编辑 鹤君)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