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03月16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人物风採 >

身残志坚的“板凳妈妈”

2014-06-10 08:53  来源:《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身残志坚的“板凳妈妈”
——记湖南省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供养人员许月华

  有人说我吃尽了苦,想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吃苦是为了孩子们不再吃苦,就觉得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许月华

  许月华,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普通党员。因为高位截肢,她只能借助两条板凳行走,但她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坚持38年,默默呵护照顾了138个孤儿。她的事迹经群众推荐和媒体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人们亲切地称她为“板凳妈妈”。

        身体高位截肢,她却对加入党组织孜孜以求,始终坚持对党的热爱和赤诚

  1956年10月,许月华出生在湘潭市岳塘区板塘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岁时,父亲病逝。12岁时,母亲病故。3个月后,她又不幸被火车碾断双腿,成了从大腿根部高位截肢的残疾人。在许月华最无助的时候,党和政府将她送进了湘潭市社会福利院。在福利院里,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社会的温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她心中最大的理想和追求。

  为报答党和社会对自己的恩情,许月华主动向院里提出了帮助照顾孩子的请求。当时的院长许诺说:“要是你能走路,我就给你安排。”为学会走路,许月华找来两条板凳,用双手撑住板凳边缘,移动一步,同时用力甩动身体,再移动一步,再用力甩动身体。因为怕别人看见,她总是在晚上别人睡着后偷偷练习,有时一不小心,连人带凳滚到臭水沟里。起初,她走一步就摔一次,慢慢地,变成走三步摔一次,走五步摔一次。。。。。。她不断摔倒,又不断地爬起来,直到手掌磨出了血泡,直到血泡结成了老茧,直到她可以重新行走,可以自如地去看望她日夜牵挂的孩子们。学会走路后,她如愿以偿地成了福利院的编外保育人员。她说,“每照顾一个孩子,每做一件好事,我就觉得自己向党组织靠得更近了。”

  1985年,许月华被评选为湘潭市劳动模范。借着这个机会,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此后她每年都向党组织提交申请。在1987年的入党申请书中她写道:“上天只给了我半截身子,党却给了我健全的灵魂,感恩报国,我要用一辈子来实践。”一位市领导了解她的事迹后提出,作为特殊情况可将她转为福利院正式职工。许月华听说后,主动找到这位领导说:“我吃政府的,穿政府的,住政府的,受政府的照顾,不要求转为正式职工。但我一直有个愿望,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可我没有读过书,又怕自己不够格。”听了许月华的话,这位领导同志动情地说:“站在你面前,我比你高了一截;可在思想境界上,你比我高!”不久,许月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至今,许月华仍不是福利院正式员工。30多年来,她不求回报地哺育照料了138个孤儿。她说,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饱经生活磨难,她却回馈孤残儿童以无私大爱,被孩子们称为“板凳妈妈”

  许月华童年的人生路程是苦难和艰辛的。她把自己受过的所有的苦,把她得到的所有的温暖,都转化成对福利院孤残儿童的大爱。对每一个孩子,无论是何种残疾,无论多脏多累,她都无微不至地呵护。为了治好一位孤儿头上的大脓包,她一个月里坚持每天替他把又脏又臭的脓血清洗干净,把又苦又涩的草药嚼碎后再敷在清洗后的伤口上,终于治好了这名孤儿的顽症。对一名患有先天唇腭裂的孤儿,她把食物做成流质,用奶嘴一滴一滴地喂进她嘴里,每喂一次饭需要一个多小时;当他感冒的时候,鼻涕流到喉咙里,许月华就用手一点一点地把鼻涕抠出来。一个生来就没有肛门的弃婴手术后,必须要“扩肛”很长一段时间。许月华坚持每日为他清理肛门,经常弄得手上、身上都是大便。。。。。。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她照顾的138个孤残儿童身上,都留下了她默默奉献的感人故事。

  她对孤残孩子的爱,胜过对自己亲生子女的爱。1990年,怀有身孕的许月华在池塘边给孩子们洗衣服时,身下的羊水破了,可她毫无知觉,儿子差点夭折。在儿子半岁时,为哺育2名营养严重不良的弃婴,她用自己的奶水喂他们,上午喂一个,下午喂一个,自己的儿子没奶吃,她就用淮山米粉、青菜叶子喂。每天她都先把院里的孩子安顿好,再回去看自己的儿子。很多次回去,儿子从床上摔到了地上,在哭着喊妈妈,有一次儿子还摔破了额头,至今还留有伤疤。

        面对鲜花、赞誉,她依然宁静淡泊,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朴实无华的人生境界

  在湖南省“说出心中的感动,推荐身边的先锋”群众推荐“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中,当地人民群众踊跃推介了许月华的感人事迹。2010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对她的事迹进行了广泛报道,新浪网、腾讯网等知名网站推出了其事迹专题,网络点击量过亿。在人民网主办的2010“责任中国”评选活动中,她被评为全国“十大责任公民”,并获得全国“三农”人物奉献奖。2011年,她应邀参加了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鲁豫有约》等节目的录制,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名人。出名后的她,始终保持着平常心态。她说的最多的是:“我深深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就没有我的新生活。”对生活她很知足、很感恩,对社会的赞誉她总是说做得不够,对社会的捐款她都转赠给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在北京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时,她给福利院的孩子们买了好多礼物,却只给自己买了一个镶着毛主席、周总理相片的相框,和一个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书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以自己的事迹树立起一面旗帜,感染了无数人。香港道德会中国内地扶贫助学总督导张宪民听说许月华的事迹后,十分感动,捐资200多万元在湘潭市福利院建立一所残疾智障儿童康复中心。许月华的成长历程,彰显了党和政府对孤残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同时,许月华又用自己的行动,将党的温暖和关爱惠及他人,感动社会。在湘潭市举行的事迹报告会上,许月华说:“有人说我吃尽了苦,想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吃苦是为了孩子们不再吃苦,就觉得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