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03月16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人物风採 >

"好护林员"孙向东:7年驻守 成10万亩林海“守护神”

2015-08-07 10:01  来源:河南文明网
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凤头山深处,有这样一位“怪人”:一日三餐坐在山顶上吃;到了夜里,风停鼾声起,风起就醒来,醒来立马爬上瞭望台……
 
       这位“怪人”名叫孙向东,49岁,河南省驻马店市薄山林场元庙林区森林防火瞭望员。
  
        风餐露宿,默默无闻,七年时间里,孙向东一直在做自己认为是分内的事,却一不小心走进了“中国好人榜”,荣登“敬业奉献好人”行列。凤头山的瞭望台上,孙向东对着在风中欢唱的森林和飞过的小鸟大声宣布着这一喜讯——此刻,他感受到了一个护林员最大的快乐。

     2015年5月,孙向东荣登“中国好人榜”,同时被评为“驻马店市文明市民标兵”。图片来源:河南文明网

       1.七年孤守一座山 他被同事戏称“野人”

        凤头山,是薄山林场元庙林区最高的一座山头。山顶上,矗立着一座瞭望台。
  
        2014年3月,记者来到桐柏山深处的凤头山山脚下。山上没路,当记者拨开丛生的灌木爬到山顶时,已是中午。“你一上山,我就看见了,干啥的?”瞭望台旁,一突兀巨石上,正端碗吃饭的汉子放下碗筷,跳下巨石,迎了过来。眼前的高大的汉子就是孙向东,一名孤守大山的瞭望员。
 
        “这儿十天半月见不到一个人影,见了人就想问这问那……”记者表明身份后,孙向东很开心,迅速打开了话匣子,还热情地给记者盛饭。可是记者刚接过饭碗,孙向东突然转身离去。“起风了,得上去看一眼!”担心记者误会,孙向东匆忙间向记者解释道。话音未落,孙向东就迅速爬上了8米多高的瞭望台顶上。
 
        果然,刚才还静悄悄的树梢已经开始摆动,山坡上的松林里,松涛阵阵。
 
        山风,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孙向东也不言不语、一动不动的在瞭望台上眺望了一个多小时。
  
        而这样的场景对孙向东而言并不少见。七年了,守望早已融入到孙向东的骨血中。

 孙向东在瞭望台吃着简单的午饭时,也不忘记环视森林。图片来源:河南文明网

         一切始于2008年,薄山林场凤头山瞭望台的老瞭望员光荣退休。林场负责人根据孙向东几十年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想选派他做瞭望员。他二话没说,欣然接受。面对别人不解的目光,他坦然地说:“艰苦环境才是磨炼人品质的最佳地方,守护森林是最光荣的事业。”
   
        山上生活条件艰苦,瞭望台共两层,上面是休息的地方,窗户没有玻璃,用木板搭成的床上只有一床棉被;山上缺水,遇到干旱季节,凤头山山腰处仅有的一口水井也会干涸,他只能背着两个大塑料壶,到山下的薄山湖边背水吃。“不能用桶,磕磕碰碰的,挑不到山顶桶里就没水了。”这一来一回费时两个小时,山坡上的灌木时常将衣服挂开口子。孙向东不好意思地说,夜里需要多喝水,这样才能多起床,“每次起床,从床头向前走5步,就是上瞭望台的扶梯,抓住扶梯爬上台顶,看一眼没啥火情,再回来接着睡……”
  
        艰苦的生活条件可以克服,大山的孤独却难以忍受。山上没电,一到晚上黑暗中万籁俱寂,陪伴孙向东的只有风声虫鸣。每年11月1日到第二年5月1日是森林防火戒严期,必须24小时有人看护山林,也就是说,如果不刮风不下雪不下雨,孙向东就需要连续几个月独自一个人吃住在山上。下山时像个野人,头发、胡子像乱草,他也因此被同事戏称为“神农架来客”。“人们都喜欢阳光明媚,我最喜欢下大雨、下大雪。”孙向东戏谑地说,只有雨后雪后,趁林间湿润才敢下山一趟,换洗换洗衣服,进城洗澡、理发。
   
       没有人说话,没有现代娱乐设备,没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大山里蹲守数月,这种孤独恐怕不是几个人能忍受的。可是,孙向东却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就这样深深地扎根在这座山上。

瞭望台上,孙向东与飞鸽为伴。图片来源:河南文明网
  
        夜幕降临,记者和孙向东一起守候在瞭望塔内,等待黎明到来。一只信鸽从远处飞来,落到孙向东的肩上。“2013年11月份的一天下午,它落到瞭望台上,翅膀在流血。我给它消炎、包扎,伤好后它就不再飞走了。”孙向东欣慰地说,山顶上不光我一个,还有它,它每天飞下山觅食,吃饱就飞回,“夜里,当我醒来时,卧在床头的它会‘咕咕’地叫几声,我在山上并不孤单。”一人一鸽,在孤寂大山里为伴。
  
        天越发黑了,山顶上能见度高,天上的星星格外多、格外亮,一闪一闪的,温暖孤独的心。
  
       “头一年11月1日上山,第二年5月1日下山,整整6个月的防火期里,我天天待在山顶上,风大时就爬上瞭望台,风小、风停时,在山顶种些菜,拾些儿做饭用的干柴,一刻也闲不住。”黑夜里,孙向东和记者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两人的床铺虽只有几步远,但彼此说话时看不见对方——大山的夜特别黑。
  
       说着说着,向东的语速慢了,声音小了,鼾声逐渐响起。孤独守护的日子又过去了一天……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