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03月16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史海钩沉 >

廉官“李蛮牛”

2018-06-11 09:0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李尚卿(1833年—1905年),原名李清志,字子仁,山东乳山人。李尚卿弱冠之年即有文名,可惜屡试不第,直到45岁才考中进士,此后在湖南做知县、做知府,以清廉为官见载史册。

  李尚卿从小生长在家风严谨的家庭中,家族制定的家训为“人文丕振,乃树家声,英华广萃,式建国勋”,显示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后来,经李尚卿倡议,这段家训作为范字,以辈分排序的方式使李氏后人传承。

  李尚卿天性善良,出仕后忠君爱民、廉洁勤政。他到湖南上任时,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李尚卿说,要当清官,别当贪官,你的俸禄来自于老百姓,大部分要用于给老百姓办实事。母亲还给他立了个规矩,每年按时派人回家取钱粮,弥补家务开销的不足,以保清廉。李尚卿谨遵母亲教诲,有一年,李尚卿忙于公务,没有及时派人回家取钱粮,母亲生疑,派人前去查问,当了解到实情之后,老人家这才放了心。当地老百姓送给李尚卿“自费县令”的雅号,可见对他的爱戴。

  城步县城南的官道旁有一处百步岩,形似乌纱帽,名“吞官石”,老百姓盛传贪赃枉法的官吏走到此处,百步之后就会吐血而亡。李尚卿到城步上任时,从容地从吞官石下走过,百姓一片叫好声。他在知县任上励精图治,用了不长时间,即扭转了县城的治安状况,以前匪盗横行,如今夜不闭户。

  后来永定县治安状况告急,朝廷急调李尚卿前去。他到任后,降低老百姓打官司的成本,不准差役吃拿卡要,有的差役因捞不到油水而辞职。永定县出产木炭,历任知县每年都要调运木炭数千篓,分送州道上司衙门。李尚卿只给对永定百姓有贡献的澧州道台送去四篓,其余的一概不送。他下乡视察,只吃家常饭,若以酒肉招待,必遭他严厉申斥。当时县官上街,打着肃静、回避两块禁牌,鸣锣开道,这叫做“官仪”。李尚卿从不讲排场、不摆官仪,与百姓亲如一家。从永定县离任时,他只剩下薪俸310串铜钱,除留50串作路费外,其余捐给了育婴堂并接济生活困难的差役。百姓赶来送别,带在身上的那50串铜钱,路上也被他救济了穷人,真真正正是两袖清风而去。

  李尚卿在邵阳县任知县时,有位差官前来办事,当时正值青黄不接,百姓靠野菜度日。李尚卿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差官见桌上只有麦饭和葱汤,大为不悦,将碗筷扫落在地。李尚卿俯身拾起打碎的饭钵,恭请差官上楼看看。在县衙楼上,李尚卿指着四周民舍,心情沉重地请他看,在这生火做饭的时候,有几家在冒炊烟?他即景赋诗一首:“麦饭葱汤君莫嫌,瓦钵粗碗亦堪怜。请君抬头四处望,多少人家未生烟。”差官见状,汗颜不已,马上道歉。李尚卿在邵阳县治绩显著,士民在县衙前立德政碑,记述他的六大功绩:一是巡察民隐,二是操守廉洁,三是俭约奉公,四是民无冤狱,五是事不扰民,六是不徇私情。李尚卿离任时,百姓家家门前摆一盆清水,悬一面明镜,称赞他“清如水,明如镜”。后来士民又立去思碑,濂溪书院山长邹先举将颂其功绩的诗歌辑录成《资阳遗爱集》,并刻印发行。“水打状元洲,清官不久留,要得清官到,除非李蛮牛”,这是湖南民间流传至今的民谚,“李蛮牛”是百姓对李尚卿的尊称,他为民做主,能顶住压力并与恶势力斗争。

  1905年在湘潭任官时,李尚卿被擢升为衡州知府,由于长期辛劳兼感时疫,一代著名清官不幸病逝于上任途中。(辛明路 陈永升)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