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03月16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史海钩沉 >

正心以为本 修身以为基

2019-12-03 09:0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司马光在《交趾献奇兽赋》中有云:“吾闻古圣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心正则言实,身正则行端。无论为人处世,还是治国理政,正心修身都至关重要。

  修身必先正心,正心才能修身。正心是修身的内在基础,修身的基础,就在于端正自己的心念。《傅子·正心篇》有云:“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指出修身立德最根本的是要使自己的心地纯正,也即“修身在正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通过严以修身,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见贤思齐、择善而行,就可以达到格物、致知,达到正心的目的,做到“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反之,心不正,便会随性而为,甚至任性妄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心、修身,乃齐家之始、治国之源、平天下之基。为官者,只有先修炼内心、锻造品格,将正心修身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走好自己的为官从政之路,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王安石在《洪范传》写道,“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先有修心治身的道德,后有经世治国的政德。包拯在《乞不用赃吏疏》中慷慨直言:“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更是展现了他不凡的志向和高尚的品格。他清白一生,廉洁为官,为后世所传颂和敬仰。

  强调正心修身并且身体力行的典范还有很多。如,明代名臣于谦早年曾写下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并以此明志,激励自己廉洁自守,清白做人。此后,在他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珍视道德修养,不攀附权贵,进京述职都是“空囊以入”,并对劝他带土特产进京的人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在他逝后,家里并没有多余的钱财,可谓“清白在人间”。“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清朝礼部尚书张伯行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清官”,他在福建巡抚任上,为拒绝送礼者,特地撰写了这篇《禁止馈送檄》,张贴于居所院门及巡抚衙门。那些送礼者见此犀利檄文,不敢自讨没趣,便悄然离开。

  知古鉴今,以史为鉴。在今天,我们更须把正心修身作为必修课,时刻对标党章党规要求、对标群众期盼,检视自身,努力提高道德修养,明辨善恶是非、追求高雅情趣,在小事小节上不断严格要求自身、在日常点滴中不断完善自己。保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警醒,涵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的境界,不断拧紧思想总开关,心存敬畏,正心立本,秉公用权。(乔杨)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