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03月16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史海钩沉 >

为民请命的廉吏兄弟

2019-12-20 16:03  来源:《法制与廉政》杂志
 提起清末学者王懿荣,很多人都知道他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所在的山东烟台福山王氏家族,还出过许多为民请命、为国分忧的清官廉吏。清代时,王氏十一世传人王柔、王检两兄弟就是这样的清官,一个被誉为“白面包公”,一个被誉为“青天父母”。

  “白面包公”王柔

  王柔于康熙年间被任命为湖南永州同知、乾州同知。当时,乾州之地民风粗野,仇杀之事时有发生。王柔亲临各寨视察情形,立下寨规,派人统一丈量土地,按人口分给百姓,鼓励他们开垦种植,从此民风改善,百姓安居乐业,于是此地被人们称为“永绥”。

  雍正年间,王柔担任湖北按察使,面对前任留下的400余件积案,他仅用月余便一一了结清楚。当时有土司反对“改土归流”,王柔听闻后,便召集各个土司进行开导,终于使政令被顺畅推行。

  当时,麻城县一妇女被丈夫殴打致死,却被总督判为自杀。王柔见此案疑点颇多,于是开棺重新验尸,谁知总督却以“好立新奇,不宜刑名”之由奏劾王柔。王柔无所畏惧,力排众议,为含冤妇女昭雪,大快人心。有人将此事编为戏曲《一线天传奇》,赞颂王柔廉洁贤明,并称王柔为“白面包公”。

  王柔后改任浙江海防兵备道等职,无不秉公执法、廉洁为民,又大力清剿匪徒,使百姓得以安居,乾隆皇帝曾赞他“军功第一”。乾隆二十五年,七十一岁的王柔告老还乡,五年后逝世。

  “青天父母”王检

  王检是王柔的四弟,乾隆年间,王检出任通永河道总督,得到朝廷“才优守洁”的好评。王检担任长芦盐运使司提举时,被乾隆皇帝召见,乾隆皇帝对他说:“汝操守朕所深知,但身为运使乃转瘠耶。”意思是说,王检当了盐运使却不像别人那样身宽体胖,反而日渐消瘦,可见其人十分廉洁。

  后来,王检历任山西按察使、甘肃布政使、湖北巡抚、湖广总督、广东巡抚,官至从一品。在甘肃,他亲临灾区,设粥厂赈灾,辖区没有饿死一人;在湖北,他成立水警,清剿水匪,使长江两岸一时夜不闭户;在广东,他整治官场上的奢侈,严禁一切宴请,并普查当地祭田陋俗,把多余的土地分给贫民,乡民无不称他为“青天父母”。

  乾隆三十二年,王检因日夜操劳,病逝于广东府任上,他的灵柩返乡时,当地百姓痛哭相送,以至道路堵塞。

  王柔、王检两兄弟清廉为官的事迹,被乡里传为佳话。他们的言行,无愧于王氏家族的那句族训——有子能文何必贵,为官致富不如贫。(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 邹洁 孙慧铭)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