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两张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悬崖村”阿土列尔村的新旧对比照片,并介绍说当地部分村民搬到了山下的集中安置点,住进了楼房,同时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村里发展了旅游,日子越过越好。图为阿土列尔村部分村民于搬迁前夕,在山下公路边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共产党就是给人民办事的,就是要让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一年比一年过得好。”农历虎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风雪严寒来到山西临汾,进山村、访农户、问冷暖。这已是习近平总书记第十个年头春节前夕走访基层,足迹遍布太行山深处、内蒙古大草原、大凉山腹地……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人民”二字,重若千钧。“我们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同中外记者见面,千余字的演讲中,“人民”二字出现了19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以实际行动有力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现全面小康到迈向共同富裕,从构建全覆盖的社会保障网到阻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至上”书写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镌刻在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里程碑上,烙印在人民群众的心底。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
近段时间,奥密克戎带来新一波疫情,我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吉林、广东、山东……3月1日至18日,本土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已经超过2.9万例,波及28个省份,中高风险地区超400个。
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
从严从紧开展防控工作,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坚决采取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抓细抓实各项防疫工作;向多地派出工作组,启动应急预案,国家专家组紧急出征……抗疫集结号再度吹响。
3月15日上午,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医疗队带着“移动方舱”实验室和物资,在风雪中抵达吉林。“凌晨1点接到命令就立刻出发,30多个小时一刻不敢耽误。”领队王继军眼睛布满血丝,正忙着调试实验室设备。目前,内蒙古、黑龙江、江西、河南等地多支医疗队驰援吉林“战”疫。截至3月16日,吉林省已经建成方舱医院8处,共计11488张床位,全力以赴保障医疗救治。
迎战奥密克戎,要求我们的防控措施更早、更快、更严、更实。加快核酸筛查和风险人员排查管控,全力阻断疫情的扩散蔓延;严格落实分级精准管控,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织密筑牢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防护网……中国正在采取更有力的防控措施,争取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清零。
疫情让多地按下“慢行键”,如何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成为一道考题。
“南山区想和您联系,可否提供电话。”近日,一位早餐店老板在深圳卫健委公众号留言,反映因疫情停摆导致生活困难,迅速得到政府回应。留言当日,南山区委和社区工作人员上门了解群众诉求,核实经营情况后按政策给予帮扶。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后勤保障。内蒙古打造绿色就医通道,保障重点防控区内居民的紧急就医需求;在山东莱西,米面油肉蛋等各类生活物资储备充足、价格稳定;农业大省吉林成立9个备春耕生产综合服务组,通过线上方式指导各地区有序开展备春耕生产……群众基本生产生活、看病就医需要得到有力保障。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全力救治,不遗漏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个生命;制定“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疫情防控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精准防控,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大力推进疫苗接种,全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超32亿……中国共产党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1年11月,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写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民政厅厅长益西达瓦向习近平总书记展示了两张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悬崖村”阿土列尔村的照片,一张是村里过去进出山使用的藤梯,另一张是2016年11月建成的钢梯。
2016年5月,阿土列尔村的村民从山脚到山上,必须经过一段段险象环生的藤梯。半年后,钢梯飞架在悬崖之上,村民出行方便不少。
2020年暮春时节,阿土列尔村84户老乡走下新修的两千多级钢梯,住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翻越了“贫困大山”。
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阿土列尔村的变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