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03月16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廉政文化 >

诚信成就人生

2018-11-23 15:35  来源:《法制与廉政》杂志
11月22日,在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第一教学楼大厅内的“诚信驿站”,学生们利用下课时间选购学习和生活用品。(河北新闻网)

      近几年,我国对征信体系的逐步完善,已经给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一定的信用意识。信用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还是连接友谊的无形纽带。想想几月前,媒体沸沸扬扬的报道的“校园贷”,都是大学生对征信的一种知识匮乏。如今学生考试作弊盛行,撰写论文抄袭,求职履历弄虚作假事件比比皆是。这种诚信的缺失,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无信不立,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诚信是发展经济所必需的社会基础,诚信也是我们民族发展所必须的文化基石。大学生正处于校园时代与社会接轨的最前沿,也是理想和现实的衔接地带,他们是社会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意识形态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意识形态走向。

     刘奇葆指出:“诚信是道德之基,国以诚立信,人以诚立身。”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他们的诚信理念和行为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优化学校诚信教育方式,做好诚信的以身示范、营造良好氛围,才能真正让诚信的理念深入学生心灵。

     所以培养大学生的信用意识更是迫在眉睫,但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已经进入信用时代,高等学校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培养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人。开展“诚信”教育是现代高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个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的新课题,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育管理工作者、每一位公民都能够坚持以“诚信”要求自己,以“诚信”来对待别人,让弘扬“诚信”文化、树立“诚信”美德成为高校每一位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大学生“诚信”美德之目的。日后才可作为时代的接班人,成为国家民族的希望。(刘丹阳)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