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突出政治标准贯穿新时代干部工作始终
2019-09-10 07:32 来源:红旗文稿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突出政治标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做好干部工作的根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干部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凸显了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根本原则,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和现实针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把突出政治标准这个重要要求落细落实,贯穿到新时代干部工作“五大体系”各方面、全过程,打造一支政治过硬、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队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把政治忠诚作为选拔任用的“硬杠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天下至德、莫过于忠。干部选拔任用必须严把政治忠诚第一关口,如果这一条不过关,其他都不过关。一段时期以来,同党离心离德、不如实向党组织报告有关情况的现象有之,阳奉阴违、背离中央决策部署的现象有之,“身在曹营心在汉”、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的现象也有之,凡此种种,既破坏了党内纯洁的政治生态,也影响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突出政治标准,就是要把是否对党绝对忠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首要标尺。要以思想武装衡量忠诚根基,看干部是否自觉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夯实绝对忠诚之基,真正炼就金刚不坏之身。要以党性修养衡量忠诚底色,看干部是否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贯彻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纯洁党内政治文化,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要以实际行动衡量忠诚自觉,看干部是否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始终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把政治定力作为知事识人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守政治定力,做到政治信仰不变色、政治立场不动摇、政治方向不偏移。政治定力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知事识人就是要把功夫下在平时,看干部是否坚定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一段时期以来,有的干部思想滑坡、信念动摇,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理想信方术,不敬人民敬“大师”,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思想消极颓废,“三观”蜕变。这就需要坚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切实把“两面人”辨别出来、挡在门外。要在“四个自信”中检验政治信仰,特别应重点识别干部是否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自觉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要在“四大危险”中检验政治立场,特别应重点识别干部是否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是不是站在人民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是不是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在“四大考验”中检验政治方向,特别应重点识别干部是否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四个伟大”的火热实践,把人生理想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业之中。
把政治担当作为正向激励的“指挥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政治担当是检验和衡量干部政治品格、政治操守的标尺。现实中,有些党员干部好像表现得政治上很成熟,但深入分析起来,其实是一种不问政治是非、不讲政治原则的圆滑。如果这样的干部多了,就会贻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加快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政治担当、增强斗争精神,敢于亮剑、敢于碰硬、敢于攻坚、敢战能胜。鲜明导向激励政治担当,鲜明“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对政治坚定、善谋发展、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人才要大胆使用,对慵懒无为、推诿扯皮、消极应付、曲意逢迎的投机者要及时调整或处理,坚决不让做样子、混日子、要位子的“官油子”得势得利。树好榜样激励政治担当,注重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对那些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的好干部,要大力褒奖宣传,大胆提拔使用,让干部对照找差距、努力有方向。真情关爱激励政治担当,主动为那些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尖锐较量、面对激烈国际政治斗争、面对艰巨繁重改革发展任务的“尖兵”“闯将”撑腰鼓劲,强化容错激励,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负责的干部负责,让吃苦者不吃亏、流汗者不流泪、担当作为者没有后顾之忧。
把政治能力作为素质培养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注意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当前,有的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深,不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政治上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能见微知著、防患未然,甚至对挑战政治底线的错误言论和不良风气听之任之、逃避责任、失职渎职。政治能力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软性指标,而是对领导干部素质的刚性要求。要突出永葆先进性,强化政治训练,加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差异化制定干部培训计划,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引导干部在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应对重大斗争和突发事件、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把握正确政治方向,防范政治风险,提升政治能力。突出墩苗壮骨强化实践历练,把基层一线、艰苦环境和吃劲岗位作为加强干部政治历练的重要平台,有计划地把优秀干部放到经济发展、创新改革、脱贫攻坚、反分维稳等一线历练成长,有针对性地把年轻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经受磨炼,引导干部在实践中锤炼政治魄力。突出能上能下强化结果运用,将政治能力建设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综合分析研判和日常管理核心内容,综合比较分析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强弱,把政治能力不达标的干部,坚决纳入“能下”的范围。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廉政文化推荐内容
廉政文化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