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2)
2019-10-02 16:06 来源:《法制与廉政》杂志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由党的性质、地位以及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和优良传统。1962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党要管党”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三大提出“从严治党”。十六大明确将“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从严治党的历史性成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管党治党理论与实践。7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不断祛除病害、保持肌体健康,充分显示了管党治党的高度自觉性、严肃性和革命性。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方针,把严的标准、严的要求、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党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由诸多要素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构成的有机整体。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形成了以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大建设”为主的党建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党根据执政党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明确把反腐败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十七大首次提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的党建布局;十八大将反腐倡廉建设与制度建设的位置互换,进一步理顺了党的建设内在关系;十九大创造性地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形成“5+2”新的党建布局。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顺应时代和形势变化,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丰富完善党的建设内涵和总体布局,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作者:王士龙 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廉政文化推荐内容
廉政文化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