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03月16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廉政文化 >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2021-10-15 08:30  来源:《法制与廉政》杂志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出自《荀子·天论》。原文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星辰周转,日月交替,春夏秋冬更迭,风调雨顺广布,天地阴阳化育万物,万物各自得到和气而生,各自得到滋养而成。我们看不到大自然是怎么运化的,但是却能看到大自然孕育出来的万物,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

  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他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来受楚春申君之用,为兰陵令。荀子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主张“礼法并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重视学习教育对人的教化作用。荀子的伟大之处,在于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成为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我们的宇宙观,它来自于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从而成为价值追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尚中贵和”等,成为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文明理念,进而上升到和谐社会的价值维度。“养”的作用在于成物,让天地间萌生出来的万物能够得到滋养以顺利成长成材。这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万物是共同存在于一个大自然的共同体当中的,都享有生存、发展的权利。所以《荀子·富国》中提出了“万物同宇而异体”的思想。

  《孟子》中有一篇记载了孟子跟梁惠王的一段对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告诉梁惠王,只要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木材就用不尽,这样就能保证百姓养生送死。让老百姓做到养生送死,就是王道的开始。

  中国古代就有较发达的农业文明,建立在这种文明之上产生的朴素的生态思想,一直贯穿始终,体现着中华民族对自然宇宙的价值追求。

  到了18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时,就注意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的这段话,明确告诉我们要按照自然规律来认识和把握自然,而不是一味地破坏与索取。

  马克思主义从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维度诠释人与自然关系,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这样的道理也一步步在实践中成为现实,在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等,可以看到一片片沙柳、柠条牢牢拴住黄沙的脚步,一座座沙丘有的止步不前,有的变矮变小,有的彻底消失,这正是中国通过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为世界提供的防沙治沙中国方案。昔日的“沙进人退”变成了“绿进沙退”。为此,国际社会纷纷点赞:“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而这,仅仅是我们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以深厚的人民情怀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号召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为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擘画了方向。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