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3年06月11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政策法规 >

查处利用“代理人”腐败案件需注意什么

2023-06-06 20:23  来源:《法制与廉政》杂志
 网友“邵国威”问:查处利用“代理人”腐败案件需注意什么?

  答: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坚决查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当前,腐败手段呈现出隐形变异的特征。个别党员公职人员妄图使用“障眼法”,自己隐身幕后,唆使“代理人”收受贿赂、充当“白手套”。其收受的好处不再局限于现金、礼金、银行卡等形式,而是与挂名领薪、股票、期权等紧密结合,腐败行为更趋隐蔽。笔者结合办案实践,对如何严查利用“代理人”腐败案件谈几点体会。

  排摸社会关系网络,找到可疑“代理人”。通过“代理人”来收受、保管和打理违纪违法所得,主要涉及企业主、下属、亲属好友等。因此,要注重从党员公职人员的社会关系网、亲情网入手,围绕其生活圈、社交圈,从中找到可疑的“代理人”。一是排摸与党员公职人员关系密切的近亲属等特定关系人,分析其是否通过特定关系人分工合作作案。实践中,存在“老子用权,儿子收钱”“老公站台,老婆办事”,一个前台敛财,一个后台用权,或者通过配偶子女等人的公司进行洗钱等问题。因此,要通过交叉比对、关联比对党员公职人员的特定关系人经济状况、业务情况等,精准研判捕捉问题线索。二是排摸与党员公职人员相对密切的亲属、同学、朋友、战友等,判断其有无利用“影子公司”、“影子股东”敛财等情形。实践中,有的党员公职人员通过亲友等“代理人”注册公司、代持股份,以接受公司分红等方式受贿。三是排摸与党员公职人员交往密切的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经纪人等,看其有无接受党员公职人员的委托收受、保管、支取违纪违法所得等情形。实践中,有的党员公职人员为掩人耳目,通过第三人打理违纪违法所得。

  分析异常银行流水,追查利益输送来源。由于利用“代理人”腐败案件中,党员公职人员不直接出面,违纪违法手段更加隐蔽、复杂,因此,核查时要围绕党员公职人员及其特定关系人等异常银行交易流水,重点关注大额消费等情况,反向追查资金来源,从而找到利益输送链条。一是深挖大额消费的钱款来源,看有无利益输送。有的党员公职人员通过“代理人”收受贿赂,需要用钱时让“代理人”转账或者直接支付。对此,要追查到底,全面掌握资金的来龙去脉,顺藤摸瓜找到利益输送方。二是比对水电费等支出,看有无代持的房产。有的党员公职人员利用“代理人”收受、代持房产等,核查时要结合已掌握的房产情况,认真分析银行交易明细中缴纳物业费、水电费等信息,看是否有遗漏的房产,如发现有未掌握的房产,要继续追查该房产的权利人以及购买房产的资金来源。三是关注可疑交易对手,查清对方的身份情况。有的党员公职人员采取通过“代理人”进行虚假买卖、低买高卖等迂回方式收受贿赂,企图“洗白”赃款。对此要仔细甄别,延伸进行查询。看交易对手有无注册公司、开展业务等情况,与该党员公职人员的关系密切程度,判断是否涉嫌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问题。

  掌握违纪违法类型,提高问题发现能力。与一般的违纪违法犯罪相比,查处利用“代理人”腐败案件更复杂、困难。为了更好查办此类案件,要了解掌握其案发规律、作案手段等。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段:一是利用“代理人”收取“介绍费”。如有的“代理人”通过党员公职人员承接工程后直接转包,并按一定的比例收取“介绍费”。二是通过特定关系人挂名领取薪酬。有的党员公职人员要求或接受企业给其特定关系人安排工作,领取薪酬或企业代为支付社保基金等。三是采取“合作经商”方式进行利益输送。有的党员公职人员以“干股”方式入股,以“分红”名义获利受贿;有的虽为实际入股,却由请托人出资,双方“合作”开办公司或“合作经商”,收益归党员公职人员所有。四是通过亲属变相收受贿赂。如有的党员公职人员让管理和服务对象到其亲属的公司,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相关产品、服务,以貌似合法、正当的手段进行利益输送,掩盖权钱交易的非法目的。

  把握纪法罪认定标准,做到案件定性准确。党员公职人员利用“代理人”腐败案件,根据其行为是否具有危害性,有无利用职权,是否影响公平竞争等因素,综合认定是否违纪违法犯罪。一是涉嫌违纪违法。如党员公职人员利用“代理人”成立“影子公司”,充当“影子股东”,有实际投资,但没有利用职权为企业经营谋取利益,一般属于违规经商,违反廉洁纪律和廉洁要求。又如,党员公职人员利用工作便利掌握的信息,让“代理人”抢占先机,收取“信息费”,一般也属于违纪违法行为。二是涉嫌职务犯罪。如果党员公职人员通过关系密切的“代理人”在“前台”敛财,自己在“后台”利用职权为他人谋利,双方对获取的利益主观上明知,涉嫌共同受贿。如果“代理人”仅是党员公职人员收受贿赂的工具,其不知情权钱交易的内幕,则党员公职人员单独构成受贿罪。如果“代理人”利用党员公职人员的职务影响力,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并收取财物,党员公职人员对此不知情的,则“代理人”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张剑峰)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