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2022年03月16日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面向社会各界征订优秀稿件 欢迎投稿   

·北京 ·天津 ·河北 ·贵州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西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内蒙古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近期,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冒充我社下属机构给我社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我社严重声明 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与我社《法制与廉政》杂志社没有任何关系,法制与廉政观察杂志社在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业务均与我社无关。
首页 > 关注民生 >

常用药涨价背后,谁在浑水摸鱼

2018-12-26 15:59  来源:《法制与廉政》杂志
 感冒发烧、消炎止痛,日常生活中,身体时常会出一些小毛病,跑药店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事。如果你经常买药,很可能发现很多药甚至保健品都已经涨价了。今年以来,已有多款知名的OTC中成药上调了价格,三九胃泰、黄连上清片、强力枇杷露等产品都有提价现象。某品牌的感冒灵,以前卖9块多,现在则卖17元(12月25日中国新闻网)。

  “人吃五谷杂粮,焉能不得病”。药是人们生病时的必需品,每一种常用药涨价的背后,都有庞大的患者群体受到影响。诸如感冒灵、藿香正气水等药品,看似只涨了几块钱,但由于基数低,实际上已经接近翻倍。常用药涨价往往牵动着公众的敏感神经,很容易加剧“看病贵”的民生痛感。有市民就慨叹:“再涨下去要买不起药了。”

  对于这波药品涨价,一些药企将原因归结于环保。理由是,随着国家对制药环保问题日益重视,为了达到环保要求,不少药企斥巨资对现有的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一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药企面临关停、兼并,导致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下降,推动了药品价格上涨。不过,药厂数量的减少、工艺设备的升级固然是环保的阵痛,却并非常用药涨价的全部原因。有业内人士指出:“环保治理成本的增加,摊到每盒药上并没有多少,远不至于让药价翻倍。”常用药疯狂涨价的背后,其实是有人在浑水摸鱼。

  首先,原料药坐地起价。据国家发改委价监局负责人介绍,我国1500种化学原料药中,50种原料药仅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可以生产,44种原料药仅两家企业可以生产,40种原料药仅3家可以生产,10%的原料药只能由个位数的生产企业生产。原料药生产掌握在极少数企业手中,导致其可以凭借垄断地位随意涨价。葡萄糖酸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近几个月来,这种常用低价药价格暴涨5倍,国内医药级葡萄糖酸钙原料仅有两家企业生产,被指为罪魁祸首。

  前不久,我国开出原料药领域反垄断案件最大罚单,三家冰醋酸原料药生产企业被没收违法所得及罚款共计1283.38万元。原料药垄断行为,直接影响下游制剂企业生产经营,其只能被迫选择提高价格或停止生产,进而波及广大患者的用药需求。对此,有关部门必须严厉打击,加大反垄断力度,加快原料药审批,通过有形之手和无形之手激活市场竞争,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

  其次,“中间商”坐收渔利。目前,我国各地药品采购普遍以省、市为单位,招标采购往往只是确定中标价,不能保证药品的采购数量,使得集中采购的“团购”效应大打折扣。药企为了推广中标药品,还要投入大量销售费用,这些都将加入到药价中转嫁给消费者。今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方案》,以国家为单位进行集中采购,明确采购数量,可以大大提高议价能力,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同时,减少了药企营销的环节,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价格自然水落船低。从北京等地试点情况来看,拟中选价与去年相比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期待药品集中采购能够充分发挥团购效应,可以挤出价格虚高的水分,让天下患者俱欢颜。

责任编辑:jiyebian

声明: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法制与廉政杂志社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人员查询 | 关于我们 | 招聘英才 | 广告报价 | 为您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
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法制与廉政杂志社 本刊法律顾问:刘宏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登记证号码:国际刊号ISSN:2225_6164
主编信箱:fzylzzzs@126.com 投訴信箱:fzylz315@126.com   
关闭
关闭